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装备指南 > 正文

心肺复苏指南 我们的关注与期待

类别:装备指南 日期:2018-7-25 22:37:02 人气: 来源:

  绝美艳妇回顾《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颁布实施的五年,我们致力于心肺复苏质量的持续改进,看到更多的生命被,也深感现有的急诊救治体系与理想标准的差距。

  复苏专家根据已有的科学评估、论证达成共识,形成现有的指南,但它并非是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或CPR普及的完美标准及规范教材。伴随一些较高级别的不断发现,反思和争论推动复苏学持续发展,心肺复苏指南的重新修订已成为必然和迫切的需求。

  虽然AHA指南接受了2002年的两项有关低温的随机临床研究结果,并提出对心搏骤停自主循环恢复(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后的昏迷患者釆用治疗性低温,至今低温的理论发展仍主要通过观察性研究或专家共识,临床实践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仍无,对低温的具体实施也不断提出新的观点,然而缺乏综合、一致的评价。

  我们对纳入低温治疗的标准,需要进一步规范认识。其目的在于能够准确辨认神经功能恢复或存活有望的患者。2010年的指南推荐,对于室颤或无脉性室速(VF/VT)引起的心搏骤停,低温为复苏后的标准治疗(分级,Ⅰ级);对于不能除颤心律失常,治疗性低温亦是理想选择(分级,Ⅱb级)。

  但后者因可能存在引起心脏停搏的合并症或被目击时间延长,较VF/VT导致心搏骤停的预后差,低温治疗的获益仍不明确。对合并终末期疾病、血液系统异常,或近期外伤手术史等病例,也需要制定纳入标准。

  必须承认,患者的差异性与复苏后的治疗及终结局密切相关。若标准过严,会失去潜在获益的患者;标准过于宽泛,则会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因此,纳入标准必须高度、适度。

  接受低温治疗的患者如何进行准确的预后判断,是一项充满挑战的课题。实施低温治疗的患者体内镇静药、止痛药及其代谢产物浓度增加,复苏后72h的GCS评分或角膜反射已不再是评估预后的可靠方法,决定性评估至少延迟至复温或撤去镇静止痛药物72h后(心搏骤停4〜5d后),并需多次重复。

  电生理检查作为判断神经功能的重要手段,与损伤类型及程度、低温-复温时程以及记录时机、判断者的经验等因素密切相关。双侧体感诱发电位N20波缺失被认为是早期判断预后不良的较可靠指标,受温度影响小。

  此外,低温引起耗氧率降低,微动脉收缩,复苏后微循环的变化与常温组不同。同时笔者发现,短时程低温组复温后的微循环较常温组改善明显,与预后相关。低温干预与反映复苏结局有关的电生理、微循环等的关系,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索。

  对于2010年指南推荐的目标温度,即复苏后核心温度降至32~34℃并维持12~24h,因分级水平不高,目前研究者仍有激烈争论。Logue等发现,大鼠窒息导致心搏骤停复苏后,分别予33℃和35℃干预,两组的神经功能评分和存活神经元的数量相似。

  为排除体温升高的因素,近期一项多中心随机临床研究将复苏后患者核心温度分别维持于33℃和36℃各24h,两组的病死率和远期神经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单中心研究得出,两组的左室收缩功能、炎症反应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可以预测,针对低温治疗的许多环节将不断打破陈规,也促进低温科学向更深入发展。

  本文由 325游戏(m.325games.com)整理发布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赞助合作: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中航旅游-中航旅游,中航景点,中航旅游资讯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