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户外常识 > 正文

徒步竟也有如此猫腻 难怪你总是慢人一等

类别:户外常识 日期:2019-11-3 11:33:14 人气: 来源:

  徒步(Tramp),是指有目的的在城市的郊区、农村或者山野间进行中长距离的走锻炼,徒步是户外运动最为典型和最为普遍的一种。由于短距离徒步活动比较简单,不需要太讲究技巧和装备,经常也被认为是一种休闲的活动。

  徒步的技巧,狭义上理解为在户外运动过程中通过肢体技巧,来巧妙的减轻户外极限对自己身体造成的。广义上是指在对目的地线挑选以及自然的认识理解衍生出对随身装备的准备和使用的一系列经验知识。通常,我们将它归为以下3步:

  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体能选择合适的出行方式是选择线的第一步。你以为走过一次徽行古道,就能和某户外俱乐部一起徒步七尖?如果你只是个马拉松爱好者,第一次户外探险就打算穿越鳌太?要知道,在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出行线了解不充分的情况下盲目出行,会让自己陷入极度的境地。对于刚接触徒步(爬山)运动的新驴,优先考虑具备专业资质的正规户外俱乐部。

  a。不盲目跟随别人的徒步速度,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合理分配体能。新人对于线长度、线难度在认知层面有一定劣势,尤其在中高强度线中,前段的体能消耗过大,后段的体能下降极易出现扭伤、摔跤等情况。

  b。徒步中途的休息时间不宜超过10分钟。徒步中对节奏的控制很重要,长时间的休息会让本身正常运转的“发动机”逐渐“冷却”下来,要回到之前的状态反而需要更长时间的“预热”,这样一来会让你觉得更累。

  c。身体不适时(心跳加快呼吸困难等)应立即停下来查明原因。不能忽视身体反馈给你的每一个信号,这都可能是来临的。

  选择一套适合自己的户外装备,利于自己在户外运动过程中免受。小编就对以下几种出行必备的装备做一个简单的:

  登山杖:许多新人误认为登山杖是老年人、弱鸡的标配,其实这里存在一个很大的误区。登山杖能极大地减轻膝盖的负担,大概可以减轻两个膝盖30%的承受力。

  徒步鞋:大家对登山鞋都有种“傻、大、笨、粗”的印象。也许你不知道,就是这双经过特殊设计的鞋帮能给你的脚踝多加一层强有力的“肌肉”,从而减少崴脚的风险。加厚、加粗的硬质鞋底,除了耐磨外,更能紧紧抓住湿滑的面,并且冲抵掉不平整面对你的,起到缓震的作用。

  冲锋衣:这里说的冲锋衣指的是有良好防水透气的功能性服饰。因为户外具有不可预测性的特点,所以需要防水的衣服应付可能出现的极端天气。当然透气性也是极为重要的,人体在徒步过程中汗腺会分泌大量汗液,汗液的挥发需要透气性良好的冲锋衣。如果衣服不透气汗液无法蒸发,脑补一下那种都尼玛是汗的感受。

  老话常说“一分钱一分货”,在预算充足的情况下,还是选择一些较好的品牌。当然,预算有限的朋友也可以考虑一些标榜自主研发面料的品牌+雨衣一件。

  了解了徒步的一些大体技巧后,如果能掌握面对不同面的徒步技巧,在过程中就能更加节省体力,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身体受到不必要的损伤。小编就来给大家按照类别来说一下,这7种常见的面,都分别有哪些徒步技巧。

  面特点:这种面主要出现在石质山崖、陡崖或是石质断层,山体的基岩出露地带,或由整块石面形成,或由多块石面形成,也有人为铺就的石板面。由于面平滑且多青苔,故易打滑,一旦遇到雨雪容易发生事故,轻则跌跤、崴脚,重则骨折重伤。

  行走经验:雨后,上山时除了穿防滑的鞋以外,心情还要放松。行走时重心不要太靠前,重心方向要和地面的石板垂直,尽量使用登山杖。背大包时包的重心应该是中部偏下,手尽量扶着岩壁或树木。下山时一定要用登山杖,重心略微前倾。脚的落点尽量踩在石板之间的缝隙,或者旁的草木上。两个人之间一点要拉开距离,避免一个人跌倒后铲倒好几个。雪后,如有专业装备,最好用四齿的冰爪,如果没有专业装备,脚一定要落在旁树根或草木上,登山杖必不可少,当然没有登山杖也可以寻找长度大小适合的树枝、替代。

  面特点:这种面是最常见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石头风化和没有植被覆盖的地面经过人们的长时间踩踏形成的。也许你觉得这是最好走的,有什么可注意的!那是这样的想法大错特错。雨季时这种面就是传说中的烂泥,非常容易跌倒,伤到膝盖。

  行走经验:大雨后经过太阳的曝晒,土表面已经被晒干,但实际上已经吸足了水分,这个时候上下山时很容易出现,走这种面时鞋底一定要抓地,要充分利用登山杖作为支点,以免不注意一脚踩进很深的烂泥里。另外,春秋两季昼夜温差大,雨雪天后土面非常容易结冰,系数比较高,遇到这种情况上下山时要充分利用登山杖和可以攀扶的东西,注意攀扶物体时要先确保该支点是牢固的,这一点非常重要。

  面特点:灌木丛包括很多种,大致可以划分为自然灌木丛和人工造林灌木丛。自然灌木丛主要分布于茂密丛林中,灌木种类较多且较为低矮,一般土质湿滑松软,可能会有沼泽,性较大;人工造林灌木丛主要分布气候较为干燥的山麓坡地,是人为栽种防风固土用的,所在地一般土质干燥、含石沙较多、貌似坚硬其实一踩就滑。

  行走经验:走灌木丛要带上眼镜、帽子、拉上冲锋衣的拉锁,队员之间至少要保持1.5米的距离,防止前面的队友带倒的树枝反弹回来伤到自己。时刻提醒后面的队友注意距离过远容易迷!徒步经过自然类灌木丛时最好有辅助设备及经验丰富的领队或当地向导探先行,要注意灌木多带短刺、蚊虫较多,穿高帮防滑鞋底、纹大且凹凸较深的丛林靴,要穿长袖、长裤,注意脸部的。人工造林灌木丛较自然灌木丛灌木高且多刺,准备手套(最好皮质)、长袖高领防刮衣裤和防滑抓地能力好的登山鞋,在徒步此类灌木丛时尽量走土质不滑、较宽的,最好扶着枝干新鲜且可以支撑手力的活树枝,换手扶枝要牢固,落脚要稳要慢。

  面特点:雪地面因下雪积雪形成,由于积雪覆盖,无法判断地形及面情况,情况会很复杂。积雪导致湿滑,阻力较大,行走不便。

  行走经验:在下雪时行走,或走在积雪时间较长的地上,最重要的是步幅要小且保持固定步调,靠自己的步伐有节奏地走。在积雪上行军,要拣雪硬的地方走。在松软的雪地上长时间行走时,要跨大步,缩短在雪地行走的时间。行走时要先把脚往后稍退一点,再向上抬脚大步迈向前方。脚后退是使雪鞋前有活动余地,向前迈出时还可以起到拂去附雪作用。在雪坡上行走更需要注意,雪坡由于坡度较大,行走难度加大,加之积雪将地面覆盖,不仅要注意防裂隙,还要注意不要将雪蹬塌。在冰雪和积雪山坡交界的地方,积雪往往很深,行动时必须结组(2-3人一组)通过。攀登雪坡,要少走有明显裂缝的地方。走热了,不要用冰雪解渴,骤然吞食冰雪,易得喉头炎。实在干渴得历害,可用融化的冰雪漱口,尽量不要咽到肚子里,水分会增加人体循环器官的负担,影响体力。

  面特点:山地往往由起伏不定的山丘或沟岭组成,间有小溪、山崖或林丛。面往往较复杂,可能会出现前面的石板、泥、跳石、灌丛等,需要综合应用各种徒步穿越技巧。

  行走经验:在山地行进,为避免迷失方向,节省体力,提高行进速度,应力求有道不穿林翻山,有大不走小。如没有道,可选择在纵向的山梁、山脊、山腰、河流小溪边缘,以及树高、林稀、空隙大、草丛低疏的地形上行进。一般不要走纵深大的深沟峡谷和草丛繁茂、藤竹交织的地方,力求走梁不走沟,走纵不走横。

  行进应遵循大步走的原则,山地也是如此。如果将步幅加大,三步并作两步走,几十公里下来,就可以少迈许多步,节省许多体力。当疲劳时,应用放松的慢行来休息,而不要停下来,站立一分钟,慢行就可以走出几十米。

  山地行进不要过高估计自己的体力,疲劳时,就应适时休息。不要走到快累垮了才休息,那样不容易恢复体力,再走也提不起劲。正确的方法是大步走一段,再放松缓步慢行一段,或停下来休息一会,调整呼吸。站着休息时,不要卸掉装具背包,可以在背包下支撑一根,以减轻身体负重。若天气冷,不要坐在石头上休息,石头会迅速将身体的热量吸走。

  面特点:河川穿越是户外徒步一项可能遇到的问题,通常我们可以依靠地图来判断穿越区域是否有大的河流,但在地形较为复杂特别是海拔高差较大,河谷强切割的地区,一条看似不大的溪流往往成为穿越障碍,在暴雨多发的季节,原本不能构成威慑的小溪沟也许会成为洪水暴涨的大河。因此穿越河川必须慎重选择过河地点。

  行走经验:最好的办法是寻找桥梁通过或询问当地人了解桥梁,和兵妹妹在机房在万不得已时才准备徒步穿越河川。在过河时,首要工作是仔细观察水流的情况。水流缓慢的,可选较浅处渡过,并在容易上岸的岸边登陆。而在瀑布的正上方或旁边,河通常较深,且水量多,绝不可渡过。河道较窄的上游,趟水过河也许可行——但首先要用撑竿试一试河水的深浅。可能会有落脚的岩石,也可人为地放置石块,帮助自己趟过河去。河流三角湾外通常波涛汹涌,河面也很宽,有些河流甚至会受潮汐影响,不要在其处穿越。除非有木筏或浮艇,否则还是应向上游前进,寻找适合穿越的河段。在宽阔河面,而又有条件有能力时,可捆扎浮排泅渡过河。

  只有在河水很浅,仅会弄湿鞋袜时,你才可以考虑趟水过河。涉水渡河时一般要采用斜线渡河方式,即要将上岸目标定在下游方向。渡河本身是一件非常的事,应穿着袜子拖着脚涉水而过。另外,拿根拐杖拄着,在上游较易取得平衡。缆绳(登山绳)也是很好的工具,将绳子的一端固定在河岸,另一端绑在走最前面的人的腰部,走在后面的人也就较有保障。

  若水深及腰,除非水流特别缓慢,否则寸步难行,更别说过河了。背对彼岸,身体与河道有一个倾斜角,水流会帮助你向对岸移动。步距不可过大,拖着脚走。用试探河水深浅,探测落脚点是否可靠。急流应尽量避免直接涉水渡过,遇非渡过不可时,则应准备粗而长的,推向河中央的岩石,以该处为中心划半圆斜向渡过。长裤或登山浮袋可代替游泳圈,圆木或木片均可善加利用以利渡河。( 鼠奎特户外 )

  

关键词:如此户外网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赞助合作: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中航旅游-中航旅游,中航景点,中航旅游资讯 All Rights Reserved